配電箱在確定浪涌保護器參數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浪涌保護器能夠有效地保護配電系統中的設備免受雷電和其他瞬時過電壓的損害。以下是一些關鍵因素和步驟:
首先,需要明確配電箱中需要保護的設備類型和電壓等級。不同類型的設備對浪涌保護器的要求可能不同,例如電力設備、信號設備或數據設備等。同時,設備的電壓等級也會影響浪涌保護器的選擇,因為浪涌保護器需要與被保護設備的電壓等級相匹配。
最大持續運行電壓(Uc)是浪涌保護器在正常工作狀態下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配電箱在選擇浪涌保護器時,應確保浪涌保護器的Uc值不小于其安裝處的供電電壓,并考慮到電壓偏差和諧波的影響,適當提高Uc值。對于單相220V或三相380V的交流系統,通常建議選擇Uc為275V~385V的浪涌保護器;對于其他特殊的電壓等級,如480V、690V等,應選擇相應的Uc值。
放電電流參數是浪涌保護器在遭遇浪涌時能夠承受的電流值。這些參數包括標稱放電電流(In)、最大放電電流(Imax)和沖擊電流(Iimp)。
標稱放電電流(In):這是浪涌保護器在8/20μs波形下能夠承受的放電電流峰值。在選擇浪涌保護器時,應根據配電系統的實際情況和防雷需求,選擇合適的In值。
最大放電電流(Imax):這也是在8/20μs波形下測量的,但通常比In值更大。Imax值反映了浪涌保護器在極端條件下的承受能力。
沖擊電流(Iimp):這是通過10/350μs雷電流波測量的,包含了幅值電流Ipeak和電荷量Q兩個參數。對于需要承受更高沖擊電流的配電系統,應選擇具有更高Iimp值的浪涌保護器。
電壓保護水平(Up)是浪涌保護器動作后,其兩端的電壓。這個參數反映了浪涌保護器對被保護設備的保護效果。Up值越小,保護效果越好。在選擇浪涌保護器時,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沖擊耐壓水平,選擇合適的Up值。
浪涌保護器的保護模式指的是其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常見的有L-N、L-PE、N-PE、L-N-PE等。接線方式則包括并聯式、串聯式、混聯式等。在選擇浪涌保護器時,應根據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電源類型、電纜長度等因素確定合適的保護模式和接線方式。
除了上述參數外,還需要考慮浪涌保護器的工作環境(如溫度、濕度)、安裝方式(如插座型、面板型、軌道型)、負載功率等因素。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浪涌保護器的性能和選擇。
綜上所述,配電箱在確定浪涌保護器參數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通過合理的選擇和配置,可以確保浪涌保護器能夠有效地保護配電系統中的設備免受雷電和其他瞬時過電壓的損害。